主席的話
自成立之初以來,中國留學生聯盟慈善基金會立足香港、面向華人、輻射世界,秉持慈善為船、施惠為槳、奉獻為帆的理念,不忘服務育人、回饋社會的初心,一直堅持著培養和整合優秀留學生資源的成立使命。
撰寫這開篇的話使我倍感榮幸和負擔,我的內心有此前多年投身慈善積攢下的千言萬語,可與其寄情於篇幅之中抒懷,這開篇的話應該做到向大眾輸送留學群體有待開發的潛力和有待解決的問題等有效信息,以引起關註和思考才算不負筆墨。
2015年度,中國做為世界第一大國際留學生來源國,輸出126萬留學學子,占世界留學生總數的1/4,成為美、加、英、澳、日、韓、新等國家的最大留學生源國,華人的留學行動力有目共睹。但真正讓人折服的是華人留學生毋庸置疑的學習能力和發展潛力。2016年度幾個有代表性的大事件和人物有:人類首次探測到引力波的團隊中就讀於美國卡爾頓學院大二級的廣州小夥羅家倫,首位在哈佛畢業典禮上作為畢業生代表演講的湖南小夥何江,中國在日留學生在2016年度有有1763人創業表現突出,在日本當上社長。來自中國的孩子們憑借傲人的成績、出眾的能力在海外生根發芽、開花結果。如此看來,留學可謂是人才輸出的一大重要渠道。
值得一提的是,全球化的、超越國界的人才爭奪戰暗流湧動。例如,科技產業的全球發展使得STEM學科(即Science, Technology, Engineering, Mathematics科學、技術、工程及數學學科)炙手可熱,我們從留學目的國做出的政策調整可見一斑,《2015美國門戶開放報告》指出美國非常強調STEM學科的發展和人才培養,隨後,美國國土安全部更是宣布將STEM專業學生的OPT延長期從17個月增至24個月以留下優秀的理工科留學生,進一步解決高科技人才短缺問題。而2015年在美國就讀的中國大陸留學生中,STEM專業的學生就有12.5萬名,達到大陸留學生在美總數的39%。中國的科技產業不落人後,十年來迅速躥升至世界先列,大批的優秀人才若可妥善整合接引回國,對於社會的貢獻不可忽視。
人才在哪兒都是剛需,STEM僅是一個例子。由麥克斯研究院發表的《2015屆本科畢業生留學主要研究生專業類分布》中,可以感受到中國留學生多元的專業選擇,社會科學,外國語言文學,教育學,傳播與新聞學和建築學等不同學科中中國留學生呈現逐漸增加的新趨勢。另一方面,在2016年留學生發展報告中我們欣喜的看到明顯的留學生歸國潮正在興起,截止2015年中國出國留學總人數404.21萬人,除去126.43萬正處於學習研究階段的學子,余下的277.78萬學成留學生中已有221.86萬選擇回國。在增幅上,出國留學人數增長率和回國留學人數增長率的差距越來越小,至2015年已不到2個百分點。那麽,多元的優秀留學生回到中國會帶來什麽貢獻?在此節點,對這個問題的思考自然地推動了基金會的成立。
宏觀來說,留學生是一個進可對外建設國家形象,退可歸國增強國力的群體。
優秀的留學生走出國門走向世界,人員的交流讓世界看到了中國的思想和潛力,吸引各國的目光和投資,例如美國金融家、黑石集團董事長Stephen A. Schwarzman先生個人宣布捐贈1億美金在中國建立“蘇世民學者項目”獎學金,每年招收200民優秀各國學者赴中國清華大學研究深造,正是看中中國潛力,而留學生正是一個最直接讓世界了解中國的渠道。
當這樣一個特別的群體回歸祖國,由他們回國發展的特性切入看,問題的脈絡更清晰明了了:
留學人員回國創業的熱情高漲,其比例遠高於國內大學生畢業創業比例。創業領域集中在戰略性新興產業,例如新生物工程,新醫藥,新一代信息技術等。留學生創業活動作為國家新鮮血液,豐富了中國的產業結構,提高了科技產業比重,提供了更多的工作崗位。
留學回國人員參政議政意願較高,留學歸國人員考公意願比例高於國內畢業生。而在留學過程中接受到的對比較視野的培養,使其對政事有更加全面和客觀的理解。從周恩來總理留法留日探索革命道路、歸國投身國家建設伊始,再到最近在智庫的調查中,數據顯示中央委員中海歸占比超過10%,國務院部委正副部長中海歸占比接近18%,都佐證了留學生中不乏長袖善舞的可培養對象。
留學回國人員在慈善領域表現突出,有較強社會責任感。西方商業課程中必修探討企業個人與社會關系的商業倫理課程,在這樣的學習環境中,未來的企業家建立了對公民和社會的責任心,在歸國之後傳播慈善文化和制度。
基金會窺見了培養優秀人才出國深造和接引優秀留學畢業生回國發展在商業上,政治上乃至文化教育上的重要性,也看見了在留學生培養和留學生留學後安排上的困難。亞裔留學生在美受到歧視,歸國留學生缺少創業資金,來華留學生資助和教師資源空缺等等,這些留學生發展道路上的障礙時刻牽動著基金會的心,因此,基金會將會一直堅持為來華或出化的留學生提供服務及創業平台,通過設立獎學金,搭建實習平台,組織交流活動等非盈利方式,讓留學生能更好的適應國外生活,優化所學知識,強化實戰能力,孵化出智慧與實操結合的事業,繼而在各個領域代表中國,完善中國,帶動中國乃至影響世界。
執行主席:林絢琛博士